為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營造良好的學術創新氛圍,進一步提升我院研究生科研創新和學術交流能力,由西南大學藥學院黨委主辦、實時追光研究生黨支部承辦的學術報告暨第四期“藥苑先鋒”研究生學術沙龍系列活動于2024年11月29日在藥學院B113成功舉辦。活動分為學術報告、黨建工作經驗交流、研究生學術沙龍三個部分。

“黨建與學術共融,科研與思想交流”。李亦舟教授開啟學術領航,為大家帶來了題為《基于DNA編碼分子庫的藥物化學生物學研究》的報告,圍繞分子庫合成、篩選、配體發現三個方面展開,層層遞進地為大家介紹團隊特色藥物篩選手段——DNA編碼分子庫(DNA-Encoded Library; DEL)技術。報告中,他向大家提問并引發思考:“如何發現特異性配體”“如何解決蛋白-蛋白相互作‘難藥化’的挑戰”,并提出三種解決手段。與會者全神貫注,認真學習,受益良多。這種“掃條碼,找新藥”的技術,一舉打破了跨國制藥巨頭的長期壟斷,創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新藥篩選平臺,將傳統高通量篩選效率提高120倍,成本降低為傳統技術的1%,極大地推動了藥物先導化合物的發現。
李亦舟教授作為重慶大學藥學院教工黨支部書記,也是一位優秀的黨務工作者,所在支部入選了重慶市首批“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創建單位,獲頒2021年“重慶青年五四獎章”。在嚴謹而求是的科研交流之后,李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黨建工作經驗的分享。他表示,不管是教工支部,還是研究生支部,都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四個面向”展開工作,特別是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對于教工支部,他特別關注教師的職業發展,積極引領教師隊伍把科研與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實現黨建與事業發展的同頻共振。對于研究生黨支部的建設,李教授認為要注重黨建與科研的相促相融,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探索黨建新路徑,并關注學生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角色轉換過程中的心理狀態波動。在西南大學藥學院實時追光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李春梅教授的帶領下,支部同志圍繞“黨建如何更好扎根科研”同李亦舟教授密切交流討論,現場氣氛熱烈,掌聲迭起,讓大家進一步學習與借鑒到更多的黨建經驗。

最后,來自藥學院藥物分析學的六位研究生代表:胡聰意、馬云鵬、聶坤瀚、張博、陳小萌、劉秋悅分別為大家帶來了學術交流報告。重慶大學藥學院李亦舟教授、西南大學藥學院左華教授、王健教授作為點評專家參加本次活動。六位研究生代表以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有條不紊地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科研經驗及最新進展。來自不同藥學領域的同學積極提問交流,促進了各個研究方向的交叉思維碰撞。三位點評專家對六位匯報人的報告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點評,對同學們的實驗方向、文章撰寫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他們強調,在實驗設計和實施過程中,要緊扣藥學專業特色,最大限度發揮其在促進國家醫藥科技發展中的潛力。同時,各位專家也鼓勵大家在創新設計方面多思考、多交流。隨后,專家根據匯報人的報告質量、現場發揮、學術水平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分,聶坤瀚獲一等獎,張博和劉秋悅獲二等獎,胡聰意、馬云鵬和陳小萌獲三等獎。

本次“藥苑先鋒”研究生學術沙龍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動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契機,有助于拓寬我院研究生的科研視野,激發創新思維。接下來,學院黨委將繼續以“治學治藥,至真至善”為紐帶,深化學術交流的廣度與深度,為學院學子搭建更多展示自我、激發創新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斷推動學術創新與實踐結合,促進更多智慧的碰撞與學術火花的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