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西南大學,今天,我們返校了。”
返校 “那一天,我和輔導員通了10個電話”
終于接到輔導員老師的電話,告訴我可以返校了!想到許久不見的學校,激動又忐忑。
接下來的時間里,輔導員老師不斷跟我聯系,從市里的防控政策解讀到返校后的生活安排,我和父母的所有疑問都一一得到解答,忐忑的心逐漸安定。親愛的老師不僅詳細了解我的各種情況和需求,還仔細叮囑我注意返程安全。最多的一天,我和輔導員老師通了10個電話!那些像媽媽一樣的嘮叨,讓我知道,西南大學這個“家”真的在等我了!

△宿管阿姨提前為同學們晾曬被子
為讓學生安全回“家”,學校制定了周全的工作方案,堅持“學生健康安全第一”的原則,精準做細各項返校工作。返校前,輔導員“一對一”與學生電話聯系,告知返校安排,了解學生健康信息和旅居情況,并通過“今日校園APP”和健康碼進行核查,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健康安全返校。學工部門向同學們發送了返校溫馨提示,對返校安排、行程準備、身心調整、個人防護、防盜防騙等方面進行指導。同時,還精準掌握了學生行程安排和交通信息。
接站 “凌晨5點到重慶,一眼看見西大藍”
我家不在市區,只有一趟凌晨五點到達的列車。
輔導員老師說沒關系,不管多早多晚,學校老師都會在車站接我們回家。果然,還沒下車就接到了確認電話,拖著行李走到在空蕩蕩的接站大廳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久違的西大藍。接站老師眼角的血絲和笑意,讓我好想隔空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輔導員老師在機場、火車站迎接同學返校

△接站老師為返校同學檢測體溫

△學校準備多種車型保證學生“即到即返校”
應接盡接,這是學校對返校同學們的承諾,也是老師們對同學的育人情懷。學校輔導員老師積極主動報名,參與同學的接待,學工部門選派39名奔赴機場、火車站等承擔接站任務。
接站現場,打印的每個學生返程站點和時間點的行程表,在他們手中被反復勾畫得皺皺巴巴,第一時間接待久違的同學們安全返校,是老師們最質樸的“愿望”。為保證精準、安全、有序接送,讓同學們在到達的第一時間能上車返校,學工部門對提前返校同學的到站信息進行了精準統計,并安排5座、22座、38座、48座等多種車型待命,保證同學“即到即返校”,最長等待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上座率不超過50%。
回家 “我”到學校了,還是那熟悉的美好校園
在疲憊又激動的心情中,我坐著學校的大巴終于進入了郁郁蔥蔥的西大校園。正如我想的那樣依然風景如畫,鳥語花香。門口展板上大大的“歡迎回家”四個字,格外顯著,不閃爍,不流動,但好像就是有讓人鼻子一酸,眼眶濕潤的魔力。
后來我發現感動一個接一個,老師告訴我,住宿的地方24小時都有老師值班,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聯系解決。

△學校黨委書記李旭鋒老師迎接同學們回家

△學校校長張衛國老師迎接同學們回家

△學工干部24小時值班響應
生活 “學校總能給予我溫暖的力量”
返校后,我住進了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的房間,我桌上擺滿了各種水果、牛奶、零食,一到飯點,豐盛的食物準時送到,這一切還全都是免費的。我感覺好像溫暖的不止是飯菜,在這片熟悉的樟樹林,有一種叫做西南大學的美好正包圍著我。
在老師提醒下,我給家里打了電話:媽,我到學校了,一切都好。吃的住的用的,學校都考慮到了。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書還在寢室,但老師馬上就去幫忙取來。這里24小時都有人值班,什么問題都能及時解決,很安心。您放心,我到家了!

△學校準備為提前返校學生準備的房間

△黨委學工部給學生返校溫馨提示

△學校為提前返校學生準備豐富的愛心禮包

△提前返校同學在網上曬出自己的返校生活
學校精心為提前返校學生準備了“生活關愛禮包”,包括牛奶、面包、蛋糕、堅果、巧克力、水果、生活用品等,“心·關愛”禮包,包含《秘密花園涂色書》、彩筆、減壓小物件。各培養單位也根據學生需求和學院特色,準備了豐富的關愛物資。
學校推行輔導員線上線下暖心關愛制度,輔導員每天與學生線上溝通至少2次,不定期幫學生送取各類學習和生活物品。學校開通了“24小時陽光心理熱線”,舉辦線上團體心理輔導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專題推送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保持良好身心狀態。除此以外,還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生發放“流量補貼”,開通臨時困難補助申請綠色通道。
為引導學生迅速適應校園學習生活,學校開展了“愛心書簽”、“學習打卡”、“K歌競賽”、“主題團日”、“陽光健身”等一系列教育引導活動,豐富學生定點健康管理期間的學習生活,通過輔導貓線上考勤確保學生線上教育教學質量,開展朋輩學業幫扶“加油站”等活動,對重點學生開展學業幫扶。
成長 “一次化危為機的美麗蛻變”
幾個月的疫情,我們上了一堂大課。當國內以人民戰爭的姿態控制住疫情,當國外在各種迷惑操作下疫情蔓延,像網上說的一樣,我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叫民族自信、什么叫制度自信,經歷過后才發現,真的沒有哪個國家、哪種制度,也沒有哪種精神像我們這樣堅強有力。在危機之中,我發自內心的為祖國而感到驕傲。
這次返校前,我和爸媽其實都有些猶豫和擔心,但在親身經歷了學校的“神仙”接待后,即使出現了一名無癥狀感染者,我們好像也沒有太猶豫和擔心,因為在這樣的組織安排下,找不到什么可擔心的點。
但沒想到的是,網絡上開始出現了一些無端的負面信息,甚至是和事實完全不相符的謠言。這是我們親愛的母校,不允許別人的無端抹黑,我們是親歷者,我們最清楚!所以我和我同學都積極在網上把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傳播出去,向不實和歪曲說不,我們的西南大學由我們來維護。
這樣的返校復課方式,此生可能只有一次。經歷過后,才真正懂得這個國家、這個民族,也開始讀懂母校。我想,這或許就是一次化危為機的成長吧!


△同學們在網絡積極發聲

△同學們在網絡積極發聲
學校始終堅持疫情防控與育人相結合,一方面加強學生對疫情的理性認知和科學防控,另一方面強化教育引導,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講好抗疫故事,培養學生媒介素養,促進學生在疫情防控中歷練成長。
“ 返校對我而言,就是回家。
回家本是平常的一件事情。
但這次卻有太多暖心的瞬間,
我一一記錄,因為這都是美好。 ”
我所愛的西南大學,謝謝你讓我回了家。
后記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西大無恙、一切安好。各項準備井然有序、安全平穩,各項保障周密細致,精益求精。此時校園春色正好,玉蘭芬芳、香樟依舊,期待你們的重返讓西大校園更加生機勃勃。此時萬事準備就緒,虛位以待,盼君歸來,期待你們的重返讓西大校園更加溫馨美好!
*文中自述內容為提前返校學生提供
西大新學工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