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全媒體記者鄧俐 通訊員劉蕾 譚志友
“@橙諾農業-楊曾,@唐世有,你們倆的果園,通過施肥系統給樹施氮、鉀肥,濃度0.5%澆灌,結果樹每株總量尿素3兩+鉀肥2兩,小苗每株1兩尿素。”
“@劉永剛,每株樹撒施1-2兩尿素,最好用0.5%尿素+0.5%海澡肥澆灌,每株10-15斤。所有果園,容切注意紅蜘蛛、蚜蟲和炭疽病的發生及防治。”
一年之計在于春,疫情依舊嚴峻,但春耕春種不能等。果園春季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當年的經濟效益。往年這個時候到各省市果園進行現場培訓和指導的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專家,在疫情期間紛紛利用電話、微信群、QQ群等線上方式,向果農們傳授管理技術要點、病蟲害防治等,利用互聯網+助力果農復產復工。四川自貢市果農感慨:“這下不再擔心了!專家通過互聯網一樣可以指導我們,疫情影響不了柑橘產量和品質了!”
在四川自貢沿灘區,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專家江才倫及其技術服務團隊,根據當地物候期和果園類別,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春季技術管理措施,通過微信群對果農及時指導,加強監督,以實現科學問診。當前,該區3個示范果園已全部按照專家提出的技術措施落實到位。


在四川富順縣和資中縣,該所副研究員洪棋斌及其技術服務團隊及時與當地政府以及相關企業和果農取得了聯系,收集冬季果園覆膜試驗數據,布置春季果園試驗示范方案。
由于許多果農之前都是從事大農業方向,缺乏果樹有關生產經驗和技術,洪棋斌團隊建立網絡直播平臺,進行種植技能培訓,讓果農深入了解種植原理,果農反饋收獲很大。洪棋斌表示:“疫情結束后,將會繼續保持線上服務,同時進行實地的考察和指導。”


湖南婁底市和福建順昌縣是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新的科技合作市縣,為促進當地種苗繁育基地建設,2月17日,副研究員李太盛及時給予電話指導,并要求當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育苗基質和網室建設準備工作,爭取在3月份進行苗木嫁接,保證年底苗木出圃。副所長譚志友也根據福建順昌農業農村局需求,于1月下旬及時發送了技術培訓PPT。

2月份以來,該所栽培與生理研究專家團隊為異常柑橘果園提供遠程技術診斷和矯治方案,研究員彭良志通過線上平臺先后為廣西柳州市柑橘品種更新提供了新品種信息和技術咨詢建議,為重慶市奉節縣和四川雷波縣編制了《有機臍橙栽培技術規程》,以及相應的果園管理技術要求,并及時為奉節縣提供臍橙市場動態信息,有效減少了疫情帶來的銷售損失。彭良志表示:“2、3月是果園管理種植的關鍵時期,我們研究所更要加緊工作,為示范基地、果農提供技術支持,千萬不能因為疫情誤了農時,這是最關鍵的。”
此外,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專家還針對不同地方的科技合作任務和內容,分別對重慶忠縣、開州、銅梁、北碚,四川眉山、丹棱、資陽,湖北枝江、荊門等多地進行了遠程線上咨詢和技術指導。
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堅信,一定能為柑橘產業打好新冠病毒疫情狙擊戰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