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理干預相關漫畫。重慶市兩江書畫院副院長唐楚孝畫
,守護著居民的安全。然而,長期、持續的工作,同樣使得社區工作者身體疲勞,心理處于應激人民網重慶2月9日電(陳琦、黃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區干部和工作人員摸排值守狀態。記者9日從西南大學獲悉,在重慶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趙玉芳攜團隊開展了疫情防控心理干預研究,為社區工作者和市民提供心理應激識別和防護幫助。
心理應激有哪些癥狀?
趙玉芳說,心理應激主要有9個方面的表現。
一是非常擔憂自己會被傳染肺炎;二是總覺得自己可能發燒甚至每天多次測量體溫;三是每天不斷刷手機看肺炎相關信息;四是過度消毒(如過度洗手等);五是食欲不振(飲食無味);六是睡眠不安(頻繁夢見與肺炎相關的事情,甚至夢見自己和家人感染);七是容易情緒激動;八是不能靜下來做其他的事情,心緒雜亂;九是持續的疲勞感(休息后不易恢復)。
如何進行自我心理防護?
趙玉芳說,首先要獲得科學信息,保持正確積極認知。這包括科學認識新冠肺炎的傳染路徑,科學佩戴口罩,科學洗手。
其次,要學會與緊張、焦慮情緒友好相處。“疫情在,緊張焦慮就在。當你跟緊張焦慮握握手,它就躲起來了,也可能就走了。”趙玉芳說,要學會把緊張、焦慮發泄出來,不要自己憋著。
比如,委屈的時候就哭一下,寫幾句話、畫幾筆涂鴉來發泄,跟同事一起發發牢騷或者跟朋友說說你的擔憂,都能減輕緊張和焦慮。
也可以學習一些放松技巧,比如每天只關注一次國家疫情統計信息,睡前洗一個熱水澡,聽一段舒緩的音樂,做一切可以使你輕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