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杰|實干雕琢匠心,情懷深耕教育
立德樹人,啟智潤心 。十余年從教光景,一言一行,著朱筆師魂;二十載黨員生涯,一心一意,踐紅色初心。
冀杰,男,1982年9月出生,博士,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車輛與農機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工程技術學院車輛工程專業負責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后,重慶市汽車摩托車產業專家服務隊常任專家,重慶市科學傳播團專家。
(一) 匠心為師 啟智鑄魂
心系學生,以“愛”育人。冀杰選擇以另一種方式來結束他一周的工作——“周五食堂”。尋一處安靜角落的桌子,邀請班上三五個學生,耐心地傾聽學生們的困擾和煩惱,細心地為他們排憂解惑。
為人師表,以“德”爭先。2013年,和田師范專科學校亟需建立汽車維修專業,冀杰作為一名黨員和專業負責人,積極報名并義無反顧奔赴新疆和田。面對當地教師教學教研經驗欠缺、學生對專業認識不足、交流提升渠道不夠等問題,冀杰積極投入到師資培訓及課堂教學等工作,與該校其他專業教師共同努力,根據當地情況設計了專業課程體系,并一起建設了較為完善的實驗實訓基地,共同籌建完成了南疆第一個汽車維修專業。
創新方法,以“技”授業。冀杰在外開展博士后研究以及學術交流期間,積極學習探索國際先進教育模式,鉆研前沿教育教學方法。借鑒校企協作先進經驗,并結合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工科教育的學習模式及課程特點,創新性地建立了工學交替培養模式,并在車輛工程專業進行了大膽探索和應用,在學生能力培養和創新創業素質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冀杰與學生開展學業交流活動
(二)紅色血脈 不忘初心
“來自山東臨沂,今天為大家講解‘沂蒙六姐妹’的英雄事跡,‘沂蒙六姐妹’中的冀貞蘭是我的姑姑……”作為農機與車輛教工黨支部書記,冀杰為各位黨員生動講解家鄉的黨史故事。冀杰來自著名的革命根據地——沂蒙革命老區,在“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激勵下,冀杰賡續紅色血脈,肩負教師職責,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守好教育報國的“初心”,踐行筑夢育人的“使命”。在冀杰和支部黨員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建設始終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中心工作,促進黨建與業務雙融合、雙促進。
作為創新創業學院袁隆平班2017級班主任,冀杰始終按照袁隆平提出的“心在最高處,根在最深處”要求培養學生,讓學生們潛移默化地學習袁老的三種精神——家國情懷、不怕困難、熱愛生活。在冀杰的帶領下,創新創業學院2017級袁隆平班就業率100%,諸多同學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牛津大學、帝國理工大學等院校深造,教學成果顯著。

冀杰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講微黨課
(三)攻堅克難 砥礪奮進
冀杰長期奮戰在農機研發推廣的第一線,始終奮斗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第一線。他積極響應“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的號召,堅定奉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教學科研原則。面對傳統收割機在轉運過程中容易傷人的難題,冀杰帶領研究生深入企業研發現場,與企業技術人員一起努力,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攻堅克難,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精湛技術,創新性研發出新式的運動控制系統,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緊扣數字化農業關鍵技術,冀杰與農機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校企科研合作關系。

冀杰為農機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從四月春風,到三尺講臺。伴兩袖躬耕,育一腔情懷。以赤忱為黨育人,勤勤懇懇;以實干為國育才,矜矜業業。心中有光,素履以往。